冰雪铸就的坚守——老虎沟冰川科考札记
凌晨三点,手机闹铃准时响起。四周仍然一片漆黑,高大冰川的暗影在远方若隐若现。唯一的光源来自越野车的前照灯,为了防狼,前照灯是彻夜开着的。虽然是八月盛夏,冰川上依旧是冰天雪地的局地小气候。戴好手套和帽子,下了越野车,刺骨的寒风瞬间灌进领口,驱散了所有睡意。今天是我们在老虎沟冰川科考的第三天,也是开展连续水文观测的第二日。
我们的观测地点海拔超过4200米,距离冰川末端约500米。肺部因高原稀薄的氧气而隐隐作痛,脑袋也微有些眩晕,夜间缺氧状况更加严重,每走一步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气声,提醒着我们这里的环境有多么严酷。
检查好巨大双肩包里的采样瓶、记录本、便携式水质仪、流速仪和小型气象监测设备,我们开始前往冰川融水汇流处。停车点距离汇流处的不算太远,但全程是由巨石和碎石组成的斜坡,有的石头上还结了薄冰,穿着雨鞋并不好走。脚下的碎石不时滑动,加上头灯照明范围有限,落差比较大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爬下去。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预定的观测点。由于夏季冰川消融非常强烈,站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水流在黑暗中的咆哮声,让人有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感觉。我们迅速架起各种仪器,在选好的融水断面测量流速、水质。融水冰冷刺骨,拿着采样瓶的手从疼痛逐渐变得麻木。每隔两小时,需要采集一次水样并检测pH值、盐度、电导率、溶解氧等水质参数,对于更复杂的水质成分分析,需要将样品运回实验室才能检测,以捕捉水质的日变化规律。
上午6点,天渐渐亮了,整个冰川像是从沉默中苏醒过来的巨人,第一缕阳光洒在冰川表面,整个山谷都笼罩在金色的晨晖中,壮美而辉煌。积雪在光照下开始融化,水流量明显增大。半夜的采样点已经被巨大的水流淹没,岸边稍小的石块被湍急的水流冲入河道,水质逐渐浑浊起来。
傍晚时分,天气开始变阴,渐渐下起了雨夹雪。气温骤降,风势渐强,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仪器在风力影响下无法稳定读数,需要监测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打开头灯,大家继续坚守岗位。没有任何一个人出现畏难情绪,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看似枯燥的监测数据对于深入研究冰川变化至关重要。这条由冰川融水汇聚的河流,滋养了祁连山下游广袤的绿洲和千万人口。我们的研究不仅关乎科学,更关乎无数人的生计和未来。
早上6点,48小时的连续观测结束了。我们收拾好仪器设备,带着满满一箱水样,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老虎沟冰川站。此时,天边已现出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这是我第5次踏足老虎沟冰川,从开始轻装简行都喘不上气,到现在拎着2大桶水还能健步如飞,我成长了。随着科考的深入,我们逐渐勾勒出了老虎沟冰川的"画像":过去的十年里,老虎沟冰川面积显著缩小,尤其是在全球气候显著增温的背景下,老虎沟冰川消融进一步加速,出山径流量显著增加,必须加快研究步伐,为保护冰川提供更多基础数据支撑。
当我站在老虎沟冰川站外,凝视着这片我们付出了无数汗水的冰雪世界,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克服了高原反应、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诸多困难。每一天都是挑战,但每一天都充满收获。我们不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组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科研队伍。
老虎沟冰川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祁连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学术论文中,更要为国家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指导,通过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完善冰川变化预测模型,在国际冰川研究领域占据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科技报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