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做好期刊

大气物理研究所   林征  |   时间:2024-09-22

——“我们多付出一些,多在国际上交朋友,这对中国很重要。”

——“不要做无谓的口舌之争,先做了再说。”

——“我相信学术交流、人文交流以及人民之间的友谊总归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这三句我时刻铭记在心的话,依次来自吴国雄院士、吕达仁院士和穆穆院士,他们先后担任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的英文期刊《大气科学进展》的主编。

我是一名编辑,在此之前,是大气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外事秘书。这三句话,虽然看似内容不同,说的场合和背景也不同,但把看似不相关的外事和编辑工作融会贯通起来成一个意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就是从这三句话里揣摩着如何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做好一本期刊。

第一句话是吴国雄院士在2007年当选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主席以后,希望我能到IAMAS执行局帮忙时说的。听起来执行局行政助理很高级,其实就是义务干些文书、财务、联络、简报、统计等杂活儿。IAMAS是非盈利组织,所收的一点点会费也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年轻科学家参会上,所以是没有经费请全职的行政助理的。当然,在这样的国际学术组织里任职的各国科学家本来也都是义务劳动,所以我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而且这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呀。吴院士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慈祥的长者,看我每次会议后都得熬夜整理会议纪要,估计怕我抱怨,特意跟我说了前文的第一句话,跟我说不要计较得失,多付出一些,多交朋友,对中国总是有好处的。我当然不会抱怨,吴院士自己做完学术报告,还得主持会议,又得和各国代表一起修订繁复的协会章程。那些章程,我一个语言学出身的人看着都头疼,吴院士却字斟句酌,积极发表意见,身体力行地告诉我要在国际上能够发声,就得了解国际话语体系,参与并作出贡献。

确实,吴院士卸任以后的历任IAMAS主席,都对中国很友好,支持中国青年科学家参会的力度很大,还总是给《大气科学进展》机会展示期刊,有时甚至是免费。最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2015年在布拉格召开的IAMAS会议期间,接任吴国雄院士的法国主席主动联系我们,说想发展《大气科学进展》为IAMAS的合作期刊。原来,我们在努力的时候,国际组织也在默默观察我们呢。当时,吕达仁院士担任IAMAS执委和《大气科学进展》的主编,马上表示欢迎。而吕老师说出前文所述的第二句话,还有个小插曲呢。

在执行局投票表决的时候,因为之前中国科学家跟各国代表关系都处的很好,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同意的,但也有不同声音,日韩的代表就表示质疑,问为什么他们国家的期刊不能成为合作期刊?主席耐心回答因为他们的期刊名字上都冠有国家和地区的名字,不太适合作为国际学术组织的合作期刊。又有一位欧洲代表说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全开放获取的期刊。我正想反驳,坐在我斜对面的吕院士冲我摆摆手,我立马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提议是IAMAS先提出来的,不是我们提出来的,而且大部分人是支持我们的,大局已定,不用多说。果然,执行局最终投票结果批准了这项合作。《大气科学进展》成为国际IAMAS的唯一合作期刊,四年续约一次,互相在网站彰显logo,《大气科学进展》可出版IAMAS的会议报告、组织专刊、在国际会议共同布展。由此,《大气科学进展》有了较为稳定的国际稿源,也极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会后,吕院士专门找我谈话,让我国际场合“不要做口舌之争,先做了再说”,我们会用实际成绩证明这项合作是双赢的。《大气科学进展》厉兵秣马,组建了更加国际化、年轻化的编委会,严把稿件质量关。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六部委发起的“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卓越行动计划”支持下,《大气科学进展》的展台出现在IAMAS、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美国气象学会年会、欧洲地学年会上。恰好就在这几年,国际上出现了一批“掠夺性期刊”,对出版业的信誉造成极大打击。《大气科学进展》通过真人面对面交流征稿加宣传,塑造了可亲可信的期刊形象。

在2019年加拿大举行的IAMAS执委会上,曾在《大气科学进展》发过文章的IAMAS科学家纷纷发言背书,盛赞在期刊的愉快的出版经历;更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提出反对意见的执委们有的成了我们的编委或作者,还有的为我们组织专刊,成了期刊的好朋友。最终执行局全票通过合作续约。

时间很快来到2020年那场大疫,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其实,在大疫之前,欧美国家对国际合作的态度已经受英国退欧、美国大选等影响,趋于保守。但《大气科学进展》仍然秉持主编们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积极热情地活跃在大大小小的国际科学会议上。有一位英国作者来到我们展台后,在他的社媒上说:当大部分国家都开始闭关锁国的时候,我们应该到《大气科学进展》的展台上去看看人家怎么进行国际合作的。

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某些国家不愿意投稿给我们。接替吕院士担任国际IAMAS执委的穆穆院士在中国IAMAS委员会上听完编辑部的汇报后鼓励我们,让我们不要灰心,说他坚信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才是主流。在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海媒团队,在国际上推介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大气科学进展》借了这股东风,合作打造了基于期刊成果的多支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和迪拜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上播出,国外网友纷纷点赞。我们还通过线上论坛、邮件推送、媒体发布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话语传播体系。期刊的成果被CCTV、新华社、《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报导,编辑部甚至促成了几位作者与BBC进行了电话连线采访直播。

2023年,我们在穆穆院士带领下重返IAMAS大会,在柏林与老朋友们热情相拥。就在我们参加大会前夕,科睿唯安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里《大气科学进展》SCI影响因子首次进入一区,有不少我们对标的欧美期刊的编委们纷纷来到展台对我们表示祝贺。而IAMAS执委会在听取了我们的进展报告后,也提出把四年一次续约延长为八年一次,充分表达了对期刊这些年进展的肯定和信心。

中国大气科学家自己办的期刊,要想赢得国际大气届的认可,面临着学术、语言、文化等重重难关。在期刊筚路蓝缕上的不同时间节点,来自中国科学院顶尖科学家主编的三句话,拨云散雾,指引着我们这本中国土生土长的英文期刊向成为全世界大气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的国际一流期刊的目标坚定前行,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视野和心胸服务全球学术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