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心怀大爱、肩扛使命,科技赋能新疆棉

微生物研究所   任园园  |   时间:2024-09-22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2022年棉花产量分别占全国和全球总产量的90.2%和20%。新疆60%以上棉花种植面积分布在南疆地区,该地区是维吾尔族群众主要聚居区,维族居住人口占民族总人口88.2%;同时,也是脱贫攻坚完成前深度贫困地区中的硬骨头,整体脱贫后乡村振兴的重点扶持对象。棉花作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植棉业不仅是地区核心产业,还是当地广大维族棉农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数百万棉农通过棉花种植和相关产业营生。棉花丰,收入升;收入升,乡村兴;乡村兴,边疆稳。植棉业的健康、可持续、现代化发展,关乎广大棉农的钱袋子,关系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边疆振兴。

一、以助力维族群众脱贫增收为己任,心怀大爱、肩扛使命,为新疆植棉业现代化发展和产业振兴倾注心血。

南疆植棉历史悠久、种植结构单一,棉花病虫害频繁爆发成灾,严重影响棉花品质、产量和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这其中,棉花黄萎病是新疆植棉业当前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在行业内被称为“棉花癌症”。仅在我国,每年棉花黄萎病发病面积超过2000万亩,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可持续防控黄萎病,是新疆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国家在农业领域亟需攻克的重大难题之一。

2008年,一次偶然机会,郭惠珊在新疆亲眼目睹了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的惨状,看到了维族棉农因为病害导致收入惨淡、长期贫困的现实,深刻感受到了当地群众对防控黄萎病害、提升棉花产量、实现脱贫致富的急切愿望。她毅然决定,要以科研国家队、科技为民生的使命担当,解决棉花黄萎病防控难题,用科技力量帮助维族棉农增产增收。

她独辟蹊径、从零开始,利用RNAi技术开展抗黄萎病的研究。郭惠珊坚持需求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解析了棉花黄萎病菌入侵过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植物与真菌跨界抗病RNAi”新途径,取得了重大科研突破,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棉田里。

她深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年来,她带领团队走遍天山南北,通过多点综合示范检验,培育出抗黄萎病棉种,在病圃和天然重病田表现优异,抗病性提升22.3%至56.4%,实现了抗黄萎病棉种“从0到1”重大突破。实验新品种在新疆累计推广超过10万亩,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南疆民族地区植棉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心系南疆民族地区植棉业长久发展,不惧艰辛,以科技扩产能聚人心,为维族棉农留下宝贵致富经。

新疆盐碱地分布广,其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向盐碱地要棉花效益,克服不利环境的影响,拓展棉花的种植区域,向不利环境要产能,成为她和团队的突破方向。

多年来,郭惠珊团队不辞劳苦,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为民情怀,克服高温、干燥、高海拔等一系列艰苦环境带来的困难,扎根新疆开展技术攻关。终于,在2021年为南疆创建了“基于盐碱地的棉花高产体系”,并在中度盐碱地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实现亩产417公斤、产值超3000元的显著效益。她和团队还创建了“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的害虫靶向性防控”技术规程,并组织翻译了维吾尔语版,在喀什、和田两地区开展了技术示范,为维族棉农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病虫损耗、提高棉产收入,探索出高效、简易、可持续技术手段。

建院75年之来,以郭惠珊为代表的一批科学院人发扬迎难而上、自立自强科学家精神,历经数十载,在棉花新种质创新理论、实践和主要害虫可持续防控方面取得系列重大原始性和突破性成果,在新疆特别是欠发达南疆地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应用推广工作。这些研究成果,为维族棉农脱贫致富、技术提升、扩产增收,为民族地区以棉增收,以收促稳,以稳谋兴,为新疆植棉产业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贡献了卓越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