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金山银山”——生态恢复的笃行者余作岳研究员
余作岳(1931-2018)广东台山人,九三学社社员。植物生态学家,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首任站长,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委员。
中国生态恢复定位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开创了中国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先河,并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恢复生态学研究专著《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科研成果“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的植被恢复途径及其效应”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一:余作岳获得竺可桢野外工作奖照片,右一为余作岳
一、“火焰山”上披“绿装”——小良站的生态恢复历程
“用植被改造自然!”这是中国科学院在1958年召开的植物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研究任务。在这个口号的指引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一支植被工作队开进了广东电白县赤地百里,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小良地区,开展了重建植被,制服荒丘。余作岳研究员带领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同志们响应号召,敢为人先,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恢复生态学研究基地——小良站。
20世纪60年代以前小良站几乎 “天天都跟沙尘暴一样”,时常出现“泥沙俱下、摧毁稻田”的场景,严重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余作岳研究员带领科研人员根据恢复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通过不断地实验与总结经验,摸索出恢复光板地的成功经验。几十年过去,小良站郁郁葱葱的绿色展示出勃勃生机。
图二:小良站从“火焰山”到披上“绿装”的演变
二、“无毛的鹤”化身“羽翼丰满”的鹤山——鹤山站的生态恢复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那时候全县有32万亩多荒山,一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老百姓都说鹤山是‘没毛的鹤’。”上世纪80年代初期,鹤山县政府邀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到鹤山考察,一场科学绿化荒山的试验在马山拉开序幕。
科学家们苦心经营,将小良站的科学恢复生态水土流失成功经验运用到鹤山站,并因地制宜的调整科研方案,十年树木,聚木成林。鹤山站从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如今的金山银山,形成林-果-草-鱼农林复合模式,带领当地居民富起来,这正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硕成果。
图三:鹤山从荒山到绿水青山的演变
三、余作岳研究员体现的科学家精神
余作岳研究员3个代表性的科学家精神分别为坚守力量、协作力量、传承力量。
一、坚守的力量。余作岳挑灯苦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偏远艰苦的野外台站。正是因为他耐得住寂寞,熬得过苦日子、做得了冷板凳,坚守一线努力科研实践,才取得了生态复绿的成功。
二是协作的力量。在余作岳研究员团队的努力下,昔日小良站的“火焰山”变成今天的“生物大观园”。1977年9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土保持和管理”考察组对小良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其定为该项目的定位考察点。余作岳研究员毫无保留的将我国突破性科研成果,人为恢复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通过多次举办培训班以及接待国际各界科学家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分享。这都体现了余作岳研究员身上的协作的力量。
三是传承的力量。余作岳研究员扎根科学研究的同时,通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科研传承。目前,我园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秉承余作岳研究员的科学家精神,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始终致力于开拓恢复生态学研究,踏着前辈的路,成为新一代生态恢复的践行者。
余作岳研究员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永远指引着科研工作者不断前行。做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不怕失败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毅力,持续不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执着坚韧,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培养了大量科研骨干,奠定了华南植物园团队在我国恢复生态领域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