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追寻科研真相的“蛙语者”

成都生物研究所   崔建国  |   时间:2024-09-22

你觉得蛙的叫声是怎样的?是“呱呱呱”还是“咕咕咕”,抑或“嘚儿、嘚儿、嘚儿”?可能一般人听到或了解的蛙声不过就两三种,但研究发现,每一种蛙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其中的丰富和奇妙,让人意想不到。

蛙类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交流方式,而且每个种类的“语言”大不相同。对蛙类声音通信的研究,是一场无穷无尽的探索。崔建国从事无尾两栖类声音通信研究16年,不仅探究蛙类到底有多少种“语言”,也试图揭开这些“语言”传递的讯息以及背后的行为机制。因此,人们喜欢称呼他为“蛙语者”。2013年,在崔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从事蛙类鸣声通讯研究。

全球研究无尾两栖类声音通信的,总共才100多人。作为一个冷门研究领域,大家关注的很少,可以争取的经费也很少。研究领域虽冷门,但热爱可抵岁月长,崔老师坚持16载至今仍然乐在其中。如果不是因为真正感兴趣,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四川峨眉山有一种仙琴蛙,以会发出“噔、噔、蹬”如弹琴般的鸣叫而得名。2009年5月,崔老师前往峨眉山,想探究为何这类蛙的叫声如此美妙时,竟有了新的发现。当时崔老师在一处池塘边寻声识蛙,看到了在一个圆圆的、如碗口大小的泥洞中,仙琴蛙露出了半个头,鸣囊随着叫声一闪一闪。继续观察发现雄仙琴蛙大多会筑巢,洞内和洞外的叫声不太一样,而且和雌蛙的交配以及蝌蚪的孵化也在洞内进行。如果拥有一套“房产”,在蛙的婚恋市场也很吃香。于是崔老师把雌仙琴蛙放在箱子中央,然后在箱子两端轮流播放洞内和洞外鸣声,观察雌蛙的反应。结果70%的雌蛙会靠近播放洞内叫声的喇叭,说明雌蛙可辨别雄蛙的鸣叫声是否从洞内发出,并据此选择有洞的雄蛙交配。不仅如此,崔老师分析了洞的大小深浅与鸣声结构的关系,注意到洞口越小,鸣声的频率越低,而洞越深,鸣声越悠长。

这项工作让崔老师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蛙语者”。事实上,蛙类鸣声通信研究并不是崔老师的本行。2008年,崔老师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觉得蛙类鸣声通信挺有意思,便换了方向。一转眼,他在这条路上走了16年。

他经常跟我们说,“做行为生态学研究,待在室内是不容易发现有趣的科学问题的,要去蛙类真实生活的世界,观察它最自然的行为。”将手电筒调成柔光,再借着月色,一动不动地观察着小动物的一举一动,或支起录音设备,采集一阵又一阵咕呱叫声。往往在一个地方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驱赶前来“觅食”的蚂蟥和蚊子时,也不敢弄出太大动静。有时还会趴在水里,衣服湿透了也不敢惊扰到动物。

在野外工作,是崔老师最为舒心和放松的时刻之一,连胃口也会好很多。感受大自然的辽阔,能让人忘却平日的琐碎和嘈杂,专心自己的研究。

每次一个人身处深山的雾气腾腾之中,崔老师既感到宁静,又感到“很吵”。感到宁静,是因为周遭再无他人。为什么说“吵”呢,因为有各种动物的声音,虫鸣蛙叫。但和动物待在一起时,他的思维会更天马行空。在野外寻得静心和专注,正是崔老师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他是个“纯粹”的科研人和“蛙语者”。


崔建国在野外开展实验


崔建国拍摄的趴在池塘水面竹竿上的仙琴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