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团队背后的故事——1.2米望远镜团队先进事迹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制1.2米口径大视场巡天望远镜,该望远镜部署在海拔5420米的观测站,这里的氧气浓度不到平原地区43.2%,在长达6个月的寒冬里,气温可低至-40℃,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时常有8级以上大风肆虐。
对于常年工作生活在“天府之国”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在这样的高寒高海拔地区要实现望远镜的成功部署,毋庸置疑会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极限挑战。
为了在高原极端环境中顺利的开展望远镜部署工作,第三研究室室主任蒋平、书记曹晓伟召集大口径望远镜团队中不惧艰险、敢于攻坚的忠实骨干,成立了以党员为代表的“1.2米望远镜突击队”及党支部突击队,任命黄金龙为突击队队长,贾丹同志为副队长,并在望远镜出所前举行了隆重的望远镜出征授旗仪式。突击队的成立对1.2米望远镜高原部署工作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十月的成都还沐浴在中秋的暖阳里,但十月的高原却面临着大雪封山的危机。为了在大雪封山前完成望远镜在观测站点的部署工作,望远镜外场安装调试工作只能与观测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对于在外场进行安装调试的突击队员来说,没有遮风挡雪的墙壁与门窗,没有市电与网络的供给,没有自来水和卫生间,没有稳定的通讯信号,每一项都是极大的考验。在长达数月的望远镜外场安装调试工作生活中,“风餐露宿”这个词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突击队员骨子里都传承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过程中敢于啃硬骨头、打硬仗,能攻克一切困难。
兵马未至,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始于后勤。为应对观测站恶劣的外场装调环境,在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1.2米望远镜突击队党支部为突击队员准备了充足的冲锋衣、军大衣、高原应急药品、氧气瓶、应急食物、取暖装备等高原后勤必需物资,保障了现场装调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充分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的减缓了突击队员在面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严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的痛苦。有着党支部温暖的关怀,突击队员就有了十足的信心与勇气去面对高原凛冽的寒风暴雪。
1.2米望远镜突击队副队长贾丹,巾帼不让须眉,克服站点高海拔、极寒、极度缺氧和干燥的恶劣环境,在突击队队长严重高反无法带队工作情况下,带领团队在5420米海拔上“生命禁区”,提前顺利完成数百项的调试工作,圆满完成了望远镜外场部署工作。吸着氧气罐没有影响她组织团队解决突发问题的效率,发烧头疼也没有阻止她上山工作的步伐。贾丹同志敢为人先、带头冲锋、敢赴险地这种不惧艰险,不怕困难的勇气,体现着“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科学家精神,充分的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初1.2米望远镜出征仪式上在党旗下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突击队员们,已经用他们的切身行动在北半球海拔最高的光学观测站点,践行了他们的誓言,谱写着新一代光电人在党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勇登高峰的的宏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