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心脏”——我身边的科学建筑

上海微系统研究所   肖宏广  |   时间:2024-09-23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强国征程波澜壮阔,沧桑巨变举世瞩目。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春华秋实,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时代前进的步伐。

在上海长宁路的一片高楼林立中,有一幢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五层红色大楼颇为醒目,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杏佛楼。

“杏佛”,即杨杏佛,他曾先后入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工商管理学等,并参与组织中国科学社,出版《科学》杂志。他曾说:“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应当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大同社会。”

时光荏苒,在近百年的岁月里,在一代代科学家精神的激励下,众多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在此诞生。

1964年,罗布泊上升起一朵“蘑菇云”,世界震惊了。由于其背后的研究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鲜有人知的是,原子弹的“心脏”——用于浓缩铀235的关键部件“甲种分离膜”,当时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中国科学家必须自主研发出来。

1961年,中国科学院冶金所吴自良领衔攻关,从冶金所、复旦大学等全国多家单位抽调的科研人员集聚于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的杏佛楼。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党团员,众多海归科学家,经过四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做出重要贡献。“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光辉的成就之后,这里还曾作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办公楼使用,而现在,这里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继续为我国的科创事业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建所96周年之际,上海微系统所又迎来好消息——狄增峰研究员团队在面向低功耗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金属氧化物栅介质晶圆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8月7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时光流转,初心不变。从陶瓷到稀土冶金、从甲种分离膜到集成电路,“国家所需,科研所向”是上海微系统所鲜明的精神底色。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解决国家亟需解决的“真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