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就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于敏(1926—2019),中共党员,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于敏被评为“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 未曾留过学的“国产专家一号”
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从此,于敏便与理论物理结下一生的羁绊。1949年本科毕业后,于敏留校读研究生兼任助教,师从张宗燧、胡宁两位先生。张先生说,从来没见过学物理像于敏这样好的。
1951年,研究生刚毕业不久的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始他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生涯。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但在与时任近代物理所所长钱三强的一次谈话中,钱三强对他说,他已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之后,他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
在当时,我国想研究氢弹,但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然陌生,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氢弹计算的繁复。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被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可以说,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零开始,不断依靠自己的勤奋,一步一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通过不懈努力,自主研发,解决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过学的人。尽管如此,这位由我国自主培育的“国产专家”依然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并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2. 科研贡献
1950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401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成立,吴有训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1951年,于敏由钱三强亲自点将调入401所,并分配在彭桓武领导的原子核理论研究组,从“量子场论”转入“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3年于敏递交了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其中包含了他对原子核模型、轻原子核能极、裂变、中子反应、β放射现象、γ放射现象深入而系统的认识。这期间,于敏还与杨立铭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1961年,于敏开始了在“轻核理论组”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废寝忘食,昼夜奋战,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他们凭借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从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并形成了一整套从氢弹原理到构形的基本完整方案。
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于敏构型”,这一构型解决了氢弹的重要技术难题,并成为中国氢弹的基本构型设计。
理论获得突破后还需经受核试验的检验。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成功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该次试验成功后,中国正式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突破氢弹后,于敏并没有停下来,他带领团队继续针对核武器小型化和中子弹技术开启攻关并取得突破性成果,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 淡泊名利,隐姓埋名
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出于保密的需要,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所有的艰辛、苦难、喜悦,他都只能藏在心里,哪怕是他最亲近的家人,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于敏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孩子,可他为了国家,流失了陪伴家人的时光,于敏爱家更爱国,他那一颗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让他义无反顾地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中,正是有着无数像于敏一样艰苦跟斗、奋发图强的大国工匠,他们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挺起了科技强国的民族脊梁。我们要像他们学习,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