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精神与知行合一
一周的井冈山之行结束了,回到党校也有一周余,在井冈山现场教学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短短几天中,心灵多次受到极大的震撼,也多次流泪。然而正如有很多上井冈山“取经”的同志所说:上山前很期待;在山上很感动;下山后没变化。的确,下山后返回到正常的生活过程中后,那种在山上的感动和豪情似乎迅速降了下来,我们不能让心中萌生的纯洁和激情火种熄灭,的确有必要对在井冈山上现场教学的感受再好好体会,深入思考,让这些宝贵的思想在自己心中永远扎根,激励自己一生永不停息的追求。
井冈山教学的每个安排环节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哪怕是第一天轻松愉快的“红歌”会,第一次穿上红军服,一开始觉得挺别扭,自己手机里看着觉得蛮好笑的样子,但一番军容军令下来,对这身红军服真的看的好宝贵,每次着装都拉扯整齐,生怕哪里没穿好影响红军形象。穿上红军服,划分到各个井冈山红军主力团,写团歌,介绍自己在红军中的身份,在轻松气氛中一下子就好像融入到了这篇土地,真正感到成了红军中的一员。红歌唱起,心中对红军将士那种纯洁高尚的理想和斗争精神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南瓜汤红米饭,挖野菜也当粮”;还有那“八家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一首首悠扬而高昂的井冈之歌不仅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革命的年代,也让我们能去感受和体会红军将士当年艰苦而又乐观的生活。
江西干部学员谢彦波副院长关于井冈山道路的讲座让大家深入理解了井冈精神的精髓,“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从我们党诞生和人民军队艰苦发展开始一直以来的历史进程无不体现这一点,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更是要通过学习,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讲座最后总结的四句井冈山精神金句:“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更是值得我们终生牢记,在心中细细揣摩,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
黄洋界,八角楼,小时候在课本上经常读到的地方,如今就展现在眼前,真的好像就看到毛主席在那里秉烛疾书,完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篇章。极其简朴的生活条件,并没有阻碍毛主席和其他红军将士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豪情壮志,睹物思人,感怀万千。黄洋界保卫战的亲临其境,仿佛炮声和红军将士们杀敌的声音就在耳边,一支缺衣少粮、人数不多、装备落后的军队却打败了数倍于自己的国名党正规军,让我们看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和神奇力量,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只有真正为了人民,才可能实现一切伟大事业的成功!
井冈山博物馆的参观和烈士陵园的拜祭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红军将士悲壮历程的了解,更多的是对他们为了理想信念视死如归之大无畏精神的敬仰!当我们跟随着花篮缓缓来到烈士陵园中,鞠躬致哀之时,尤其是当我们在陵园二楼,面对着数不清的烈士姓名组成的巨大石碑,听着现场教学的干部学院老师饱含热泪给我们讲解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为了革命事业而献身,我们的党是如何在艰难条件下一步步为了伟大目标而牺牲,作为一个新时代和平时期的共产党员,同样也是饱含热泪感受着这份情感在内心的激励。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今天党的光辉成就离不开这些早年献出自己生命的同志们!没有他们的觉醒,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坚持,我们的光明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
红军后代故事会上,红军老战士李聚奎上将之子李生雨同志的深情讲述让我数次潸然泪下,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老红军,开国上将,不仅在革命年代为了新中国出生入死,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更可贵的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年代依然保持了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风骨和精神,不仅影响了他的家人,更是照亮了我们众多普通党员的内心。老将军的朴实而又真诚的三个做人做事“法宝”,也是他用一生践行了对党的忠诚,任何一条都是让人感动,让人倾佩,是我们党员要从内心去感悟,从行动上去比照的。老将军的三个“法宝”是:1)对党无怨言(党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2)用心做,拼了命做;3)不要提个人成绩(“我们只是革命胜利的幸存者”,理当珍惜)。老将军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没有高深理论,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忠诚和担当精神,这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最为需要的精神之钙!
现场访谈教学让我走进了老红军战士曾志、开国少将甘祖昌(夫人龚全珍)和上海知青杨洁茹老人的生命世界。特别是曾志这位红军女将的传奇一生和对家人教育,对战友的眷念,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在下井冈山的路上,我自己又读了曾志同志的回忆录《百战归来认此身》,对这位传奇女性更加倾佩,多少次的险恶环境,敌人的追捕,党内的冤屈,三次丧夫,都没有让这位老红军离党而去,相反,她一生不离不弃,坚信自己的选择,因为她选择的是伟大的信仰,这是不以人和物,包括环境所能改变的。曾志同志虽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她却用自己完美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操守和至高无上的信念追求,这对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再次看到了曾志同志工作过的地方,在那里,一百多位她昔日的战友由于没来得及转移而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集体屠杀,曾志同志深深怀念她的这些亲爱战友们,他们没有看到自己为之献出生命的新中国诞生,也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但人民不会忘了他们,在小井,一座宏伟挺拔的纪念牌矗立在当年战士们遇难的地方,曾志同志的墓碑(一块小小的石头)也静静的安放在纪念碑的旁侧,永远的陪伴着她的战友们,陪伴着同样是我们亲爱的同志们。当我们面对战士们的陵墓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每一句发自内心的铿锵宣言都是我们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并为之奋斗一生!
一台情景剧讲述了革命英烈伉俪王经燕与张朝燮为了革命理想,舍弃家庭,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剧中的他们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朝气蓬勃,牺牲时一个25岁,一个26岁,多么心痛!但心痛之后是对他们无限的敬仰之情。现在的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伴侣亲人,有自己可爱的孩子,这当中哪一份被夺走都是莫大的痛苦,都是难以忍受的折磨,但这一对年轻的革命伉俪,为了他们崇高的理想,为了正义和光明,不惜牺牲一切,特别是王经燕,多少次可以妥协,可以活下去,但她即使经受令人发指的残酷折磨都不屈服,这岂止能用一个“坚强”二字可描述啊!信念,只有信念,才能诠释他们的牺牲精神,这是让人一生受益,刚正不屈的精神源泉。我想,这也是井冈山精神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生,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这一诺言和理想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青班开班式上曾经说过“最大的党性就是敢于担当作为”。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党性”。我现在能够去理解党性就是我们心中对党的初心、党的性质、党的历史、党的使命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对党纯洁真挚的情感,并让这份情感在自己身上最完整的表现出来,处处能展现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操和使命担当。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知行合一”,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告诫我们“最大的党性就是敢于担当作为”。只有当党性的锻炼与具体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党性修养,否则党性培养就是空中楼阁。
井冈山教学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使我对党的认识,对党的情感又加深许多,现在,就让自己来用实际行动,用对党和人民忘我工作的奋斗精神来阐释自己的党性修养吧!
作品简介:该文通过记录在井冈山的现场教学,每个环节都融入思考,作者穿越时空感受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岁月,类比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今日,人民富裕丰足、民族团结友善,加深了作者对党的认识,增强了作者的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