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出征”勇担当 不懈追逐聚变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始终恪守国际承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陆续派遣多批次工程技术团队人员“逆行出征”,远赴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ITER现场,承担ITER主机关键核心部件的安装任务和采购包部件的现场技术支持及保障服务工作,为ITER计划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作为聚变工程技术研发路上的最美逆行团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科学文化精神,展现了科学院人的家国情怀,他们在异国他乡忙碌的身影绘就了疫情之下ITER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坚定的事业,出发的重量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向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给等离子体所ITER大科学工程团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参与ITER计划14年来,等离子体所承担了导体、电源、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诊断以及PF6线圈、波纹管、内部线圈、离子回旋关键部件、水冷系统部件、安装工程等采购包任务,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绝大部分,为ITER计划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
“怕,又不怕。”在辗转落地法国戴高乐机场的那一刻,黄雄一副研究员说出了心里话,“作为大科学工程团队一员,能够承担ITER主机工程安装任务,是职责所在更是光荣使命。”首批派遣赴法的团队老中青相结合,平均年龄35岁,包含总工程师、超导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质控工程师以及高技术工人,所有人员均长期参与过EAST、ITER大型托卡马克装置部件的设计、研制、调试等工作,具有丰富的一线工程经验。加入等离子体所10年来,超导工程师温新杰一直工作在ITER馈线研发一线,他深知ITER部件安装的重要性,接到赴法任务时,面对家中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没有一丝犹豫和半点畏缩。
“只要身体过得去,就永远不会退休”。69岁的吴维越研究员是首批派遣人员中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一员,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核聚变研究事业。这位曾做过两次危及生命的大手术的资深工程师,胃和肾都有部分切除,一心扑在聚变事业上,多年来带领团队承担多个关键项目。始终从容面对一切困难并坚定地告诉大家,“困难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会成功!”在法国签证因疫情恶化而收紧的情况下,测试工程师谢延玉挥别9个月大的孩子,辗转数日最终安全抵达ITER现场,顾不上休整就立即投入到PF6线圈的现场冷测试验收工作中。谈到当时的决定,谢延玉表示,“可能有人会笑我傻,为了工作冒着生命危险不值当。但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义务所在”。
作为科学院人,就必须始终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当前,国外疫情肆虐,即便是在这特殊时期远赴法国ITER现场,从事挑战性的重大工程安装任务,对于等离子体所人来说,逆行出征的要求和决定没有任何迟疑,没有任何纠结。随着后续ITER安装工程项目的全面铺开和深入开展,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等离子体所将累计派遣百余名工程师前往ITER现场承担安装任务。
自立自强的信念,追求卓越的执着
ITER计划从2020年正式进入工程安装阶段,预计2025年安装完成后开展等离子体放电。ITER主机现场装配的部件数以万计,精度要求高、标准要求严、系统极其复杂,等离子体所作为中法联合体单位之一通过国际竞标承担了ITER主机安装工程的关键任务。由于法国疫情严重,ITER国际组织雇员实行远程办公,每周仅有两三天前往现场工作。但等离子体所ITER工程技术团队为了更快推进ITER安装工程项目进度,在遵守相关部门统一安排和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坚持每周六天现场工作一天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并且节假日不休息。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傅”,EAST装置和ITER采购包部件上成千上万条焊缝见证着国际焊接技师吴祥明的成长。每一次实验对他来说都是挑战,他要根据每次实验要求“量体裁衣”。凭着对焊接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常常遇到焊接处空间狭窄,肉眼无法看到焊口,让他练成了对着镜子焊接的绝活。“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聚变事业需要我,我就会奋不顾身奔赴ITER现场”。二三十年的经验积累,工匠精神的诠释,ITER安装任务的召唤,吴祥明时刻准备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出发之前,他认真熟悉并全面掌握了ITER项目中使用的各种焊接新设备,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设备焊接出高品质的焊缝来满足ITER的高标准高要求。巾帼不让须眉,工程技术人员郭祖红多年来一直工作在EAST装置升级改造、ITER超导馈线和校正场线圈研制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大科学工程项目建设经验。作为整个ITER安装工程项目我方联合体中唯一的女性技术人员,她为了聚变大科学工程事业,远赴重洋,奋战在ITER部件安装的一线,显然是一名绽放在ITER现场的“铿锵玫瑰”。
目前由中方团队主导的安装包已全面开工,各大部件已安全进入ITER主机大厅施工位,Feeder超导接头、高压绝缘等特殊工艺培训和取证工作陆续开展。接下来即将完成10根超导馈线的落位、3对超导接头的连接和绝缘处理、6个超导磁体的落位。近日,由等离子体所研制成功的PF6线圈一次性通过所有验收测试项目,验收工作圆满完成,作为磁体系统中首个线圈装配至ITER主机中。谢延玉在法国ITER测试现场全过程见证了PF6线圈所有测试项目,为PF6线圈的测试验收保驾护航,他说道,“希望PF6线圈在我手里能够划上完整的句号,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对PF6项目团队七年多来辛勤付出的一个交待,从大的方面来说直接影响其它极向场线圈的进度甚至ITER整个安装进度。”最终测试报告显示,PF6所有测试项目均一次性通过,测试结果均明显优于验收标准。
筑梦聚变能,月是故乡明
核聚变研究征途漫漫,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ITER计划集成了当今国际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主要科学和技术成果,等离子体所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的核心单位之一,随着ITER计划的推进,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重要的积极作用。
疫情下的ITER现场紧张而忙碌,几乎每周都有数例的国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法联合体项目部科学安排疫情防控,实施一整套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即便如此,对于团队成员来说依然有很高的被感染风险。作为密切接触者,黄雄一在隔离期间虽有咳嗽,但是核酸与血清检测一切正常,隔离期间不间断工作,隔离期满后就立即投身ITER安装现场。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大科学工程一线的精密测量工程师,顾永奇到达ITER现场后立即开展相关工作。临近赴法前,他两岁大的孩子突然生病发高烧,面对牵挂的孩子和紧急的任务,毅然选择后者。所幸孩子经过积极治疗在他出境前康复。顾永奇坦言,在这个特殊时期得知孩子生病,作为年轻的爸爸不担心不着急是假的,但作为团队成员绝不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必须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身在异国他乡,除了防疫和工作的挑战之外,对家人的思念也时常伴随着每一位成员。春节临近,在ITER现场的工程师们表示,下班后人去楼空最难熬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接到家人打来的语音电话最难回答的是“君问归期未有期”。逆行出征,对等离子体所来说他们是骨干、是勇士、是奉献者,在温暖的家庭里他们还是父母、是爱人、是子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严重的国外疫情,严峻的施工环境,严苛的标准要求,即使再多苦难,等离子体所ITER安装工程技术团队也没有停止推进项目进度的脚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以顽强的毅力和敬业的精神快速奔跑在ITER项目建设路上。“想法设法做好安全防护,解决在外同事们的后顾之忧”,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始终高度重视特殊时期同事们在外生活和工作情况。等离子体所各级领导积极协调解决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一直提醒在外人员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项目现场规章和要求,确保安全从事相关工作。
行稳致远,筑梦聚变,通过深度参与ITER计划及采购包部件任务的实施,等离子体所解决了聚变工程领域若干技术难题,突破和掌握了一系列未来建造聚变堆必备的核心技术。站在ITER全面进入工程安装的新起点,等离子体所几代聚变人始终不改科技报国初心,坚守人类聚变能源梦想,以全面高质量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幅提升EAST装置性能开展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加快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建设,推动聚变工程试验堆预研及项目进展,积极争取承担更多的ITER计划研制和安装及运行任务,为人类核聚变能的开发利用作出更多的贡献。
等离子体所ITER安装工程技术团队首批第二组人员到达法国后在机场合影。
ITER极向场6号线圈在ITER现场顺利通过最终验收测试,中欧双方参与测试人员合影。
作品简介:记等离子体所ITER安装工程技术团队,致敬坚守ITER现场的等离子体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