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万里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享誉世界。“不到长城非好汉”,为弥补遗憾,我乘上驶往八达岭长城的巴士,去一睹它的雄伟壮丽,探寻它的价值所在。
坐落于北京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险峻闻名于世。古人云“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巴士从市区的平坦大道驶入弯曲的山路,摇摇晃晃中全车的人打起了瞌睡。“看,长城”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所有人都被这一声惊醒,纷纷把目光投向窗外。远眺之下,只见弯弯曲曲的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中,一直延伸向远方,消失于雾霭笼罩的群山之中。在上午阳光照耀之下,长城仿佛闪烁着金光,气势雄伟令人油然而生憧憬之情。随着越来越接近目标,我的心情也变得激动起来。
“吱”的一声,巴士停在了长城脚下。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抬头望去,长城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忽隐忽现,更增神秘之感。我顺着人流向上攀登。起初,路上看着绿草红花,听着鸟鸣山涧溪水之声,我步履轻快。慢慢地,随着越往上爬,山路变得崎岖险峻,步子也变得慢了下来,喘息之声渐重。我心中渐渐升起对长城的敬畏之心,也更能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词中之意。我忽然想到长城的建造者当年是如何沿着开凿出来的山路将一块块沉重的石块搬运上来?这需要付出多么巨大辛苦的努力?雄伟的长城凝结着千万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经过努力,我终于爬上了长城,来到一座方形的城台,城墙上整齐均匀地分布着瞭望孔和射击孔。通过阅读介绍,我了解到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我俯下身子,从射击孔向外望去,但见峭壁千仞,树木葱葱,一眼难望其底。这时空中一声长鸣,我抬头望去,一只苍鹰盘旋于高空,振翅飞翔于长城之上,远处的长城上隐隐绰绰现出一座座柱形的建筑,那是烽火台和敌楼。长城也是早期传递消息的快捷通道。我的眼前仿佛闪现这样一幅场景:长城之上盔甲鲜明的战士整齐的排列,强弓硬弩向下射击着侵略者,长城脚下敌人死伤枕籍,长城之上战士血染征袍。夜晚,一处处的烽火燃起,形成一条火龙,长城之内,马蹄声声,金戈铁马如虎,大批的英勇战士怀抱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决一死战之心源源不断地赶来。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我漫步于长城之上,不知不觉来到一块石碑之前,石碑上镌刻着关于长城的介绍和历史。我仔细阅读着一字一句,心中却忽然升起一团疑惑。既然有了这样坚固的城防,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靖康之耻、土木堡之辱呢?这时耳边忽然想起雄壮的国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突然醒悟了,长城虽然坚不可摧,看似牢不可破,但建筑毕竟是死的,侵略者可以绕过长城直接攻入中原腹地,这时的长城就会像二战时期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一样毫无用处,成了摆设。所以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筑起的“移动长城”才能真正起到保卫国家、抵抗侵略的作用,十四年的艰苦抗日,鸭绿江边的嘹亮军歌无不印证了这一真理。
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何时下了起来,雨中的我抚摸着长城上一块块巨大的青石,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下,长城依然岿然屹立,我们要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更要把“团结、奋斗、爱国、无畏”的长城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