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研究室:与海浪“搏击”的科研战士
向大海要能量,与海浪“搏击”,誓把深海变成宜居的乐土,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一支专门从事海洋波浪能转换理论、技术和装备研究的科研队伍。
科研之初:
“咬咬牙坚持下去!”
从成立至今42年来,研究室瞄准国家向深海进军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室的几代科技工作者为解决海洋能源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立志报国,潜心钻研,不懈奋斗。
科研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在10多年前,广州能源所建成的第一代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在下海的第二天就沉没了。现任海洋能研究室主任的盛松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遗憾地说:“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装置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倾斜。打电话让船舶来救援时,装置已经沉下去了。这意味里面的俘获装置、电力系统全部变成了废铁。”不过,暂时的困难并没有击倒海洋能团队。他们乐观开解自己:“就像波浪一样,任何个人和团队的事业都一定会有波谷、有波峰,咬咬牙坚持下去!”
结构建造,严格把关
经过不懈努力,近10年来,海洋能团队在波浪能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研发出多个型号和多个装机容量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突破了波浪能装置无法长期稳定发电的瓶颈,获得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及国际船级社认证,实海况发电效率国际领先。
多方交流,集思广益
科研攻关:
在大风大浪中工作曾5、6次被台风围困
无论是海上设备还是远岛海礁,从陆地铺设电缆供电都是不现实的。人类要实现从陆地走向海洋,只能就地获能,海能海用,“捕捉”海上的波浪并使之成功转化为电能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成功实现向海洋借能,背后离不开一代代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有时,为了监测装置的运行状态,海洋能研究室的科研人员需要长时间在海上平台或者海岛上生活。有时,为了调试设备,科研人员需要凌晨起床,把装置拖航到目标海域,等待视线较好的白天抓紧时间调试。还有时,到了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岛屿,外界资讯和新鲜蔬菜只能靠一周一趟的船运送,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供上电。
2020年,科研团队在远海的大风浪中刚完成了一场大型装置实验,就被台风困在装置上。最后是找来一艘渔船,每人身穿两件救生衣,从实验装置的侧面跳往渔船上,才得以从装置上安全下来。像这样与风浪的正面危险“较量”,在过往的20年里,科研人员曾遭遇过五六次。
海上施工,不畏风险
科研畅想:
建设海上网络迈向大海更深处
海洋能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出差的时间较多,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去海上的路上,到海岛工作时,有时要待一个月。研究室自建立以来的40多年里,科研人员从广东珠海的担杆岛到南海,足迹遍布各个海岛,一路向深海进发。
正是在广州能源所几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在我国,波浪能已实现了诸多应用场景,包括有百千瓦级的波浪能装备可为海洋仪器供电;有几十千瓦、几百千瓦甚至上兆瓦大型波浪能装置能够给海岛岛礁供电;有百千瓦半潜的波浪能装置成功和海上渔业结合在一起,集波浪能发电、深海渔业养殖、旅游休闲、5G通讯技术建设为一体。
海洋能研究室的科研人员一直期待着为建设海洋强国建功立业,他们同时有一个科学梦,在他们的设想里面,未来,在海上,如果波浪能装备布置得更多,就可以形成一个海上网络,这个海洋网络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海洋。在党的指导下,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服务国家海岛建设与开发的大型海上可移动能源平台、服务国家海洋观测的系列化海洋仪器原位供电装置、服务国家大洋科考的由海洋绿色能源驱动的大洋科考站、服务智慧海洋建设的基于海洋能源平台的智慧蓝网等等,在未来都会一一实现。
不忘初心,向深海前进
作品简介:围绕“科学梦 建新功——我心向党”主题,描述了在成立42年以来,海洋能研究室不畏困难,致力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科学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