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至诚报国一生坚守的黄仁煌先生

武汉植物园   李文婷  |   时间:2024-09-23

黄仁煌先生1935年冬出生在湖南郴州,今年89岁高龄。1955年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1958年因国家需要,提前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工作,直到1997年退休。退休后,一直坚持猕猴桃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因对中国猕猴桃事业的突出贡献,荣获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建党70周年纪念章”以及“2020年度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德浚奖”。

黄仁煌先生1958年春至1979年夏,一直从事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和标本采集工作。足迹遍布湖北省东边大别山,

南边幕埠山,北边武当山和桐柏山。经常靠步行,背着20斤到30斤生活用品,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每天要走70里到80里山路,也有跑过110里山路。途经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又有虎豹熊蟒蛇等出没之地,也会遭到毒蛇,黄蜂,山蚂蝗,竹虱子的攻击,常有浓雾迷路,山洪爆发,泥石流,山坡滚石,河水猛涨等险情,就是在这样的磨炼下,一干20年。从一个普通科研人员,逐渐成长为植物研究专家,取得了重要成果,参与了《湖北植物志》《湖北中草药志》《中国水生维管束植物图谱》《神农架植物》等等专著编辑工作。这也为以后进行的猕猴桃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积累了基础知识和社会组织活动能力,也使以后的工作能更顺利进展。

在1979年夏到1997退休前后,黄仁煌先生受武汉分院党组任命担负起武汉植物研究所猕猴桃研究中心组长,为了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毅然舍弃了二十年已小有成绩的植物分类研究,开始了以后几十年的猕猴桃艰辛奋斗历程。为了督促自己,黄仁煌先生在工作笔记本扉页写下: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中国人民造福!从既无试验场地、设施、材料,也无人才和资料开始,克服困难,顶烈日、迎寒风,一身泥巴一身汗,与同事们一锄一镐地拼命干了两年多,终于建成50多亩的试验园。为了在猕猴桃扦插、嫁接繁殖的最佳时期,每年的春节前后 ,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时进山采集优株枝条,时有掉进雪窝中变“雪人”、外衣结着一层雪冰,内衣却汗得透湿,寒风一吹刺骨的冷。经过多年的奋斗,在1991年至1996年,多次与国际猕猴桃专家们交流合作,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团队的论文《猕猴桃远缘杂交及遗传性状》受到国际猕猴桃专家们关注和重视,在与意大利专家共同申请欧共体(欧盟前身)资助科研项目中,武汉植物园获10万欧元(时值人民币100万)科研经费,为猕猴桃研究中心的升级创新提供了经费保障,为日后建成世界领先的猕猴桃研究中心和世界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基因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猕猴桃团队提供的“武植6号”(后命名为“金桃”)在欧洲表现优异,以果形大、外观美、风味佳、丰产又耐贮的特性,胜过新西兰花巨资培育的第二代“黄金果”。意大利“金果公司”出价800万元购买“金桃”品种生产许可权,使其在欧洲和南美得以大面积种植.打破了由新西兰品种独霸世界猕猴桃产业的格局,也首创了我国果树品种向西方国家出口的专利权先例。

黄仁煌先生率领猕猴桃科研团队,充分发挥我国的种质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不断创新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管理体制,如高抗溃疡病的品种——“建香”,耐水湿的砧木嫁接优良猕猴桃品种;为了推广猕猴桃优良品种,黄仁煌先生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猕猴桃生产一线,亲自传授猕猴桃生产的科研技术,使果实品质和商品率大幅提高,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很大贡献;抗耐水湿的砧木嫁接优良猕猴桃品种,

在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平原地带成功种植,且达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具有山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只要科学知识和技术还能为社会服务,我就能守着这些猕猴桃!”这就是这位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等诸多荣誉的老科学家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