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千年之交的一张普通照片

理化技术研究所   张路  |   时间:2024-09-23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沿途惊涛拍岸、飞珠溅玉。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年代中,千年之交的1999年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那一年,中国改革开放20年,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力日渐强盛。然而,晴天霹雳,5月8日,北约导弹袭击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就此破灭。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选择了卧薪尝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发展才是硬道理”。

那一年,为快速追赶西方发达的科技水平,中国科学院关于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全面进行,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

那一年,理化所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组主持的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复合驱强化采油技术中重大基础性研究”进入验收阶段,硕果累累;正在酝酿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即将启动。为了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科研工作者殚精竭智,誓要将石头缝里的原油开采出来。位卑未敢忘忧国!

感谢某位不知名的摄影师,在攀登计划项目的会议现场,敏锐地捕捉到科学家们智慧碰撞、灵感迸发的时刻,把历史长河中本该转瞬即逝的一朵小小浪花,在照片上凝固成经典一幕。

左:时任科技部秘书长林泉先生;中:俞稼镛先生;右:李之平先生

照片中,右边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所研究员李之平先生。李先生留学美国归来,正意气风发。他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正激情地阐释他对石油开采技术的创新性认识:油水不相溶,用水开采地下的原油,效率太低;如果能够在水中加入特殊的化学物质,让油水两相在微弱外力条件下混为一相,能大大提高石油采收率!以“混相”理论为指导,见证奇迹的时刻很快来临:在两年后的973项目中期检查会上,李先生像魔术师一样上台,将手中的试管轻轻翻转,管中原本泾渭分明的油水两相神奇地混为一体。

照片左边是时任国家科技部秘书长林泉先生。林先生既是科研管理者,也是物理学家。他位高权重,却又平易近人,长年深入科研第一线。此刻,他从前排侧身回头,神情专注地和李先生交流。

照片中间是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理化所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组组长俞稼镛先生。他凝视着林泉先生,仿佛随时准备对李先生的学术理念进行补充说明。俞先生不仅是出色的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的专家,更是擅长组织科研团队、布局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科学家。在他领导下,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化学所、渗流所、大连化物所、兰州化物所、新疆化学所、上海有机所、广州化学所的相关课题组整合成了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大型研究团队,在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领域完成多项国家重大任务。

照片在办公桌的抽屉里静静地躺了25年。外面的世界,风云激荡的新千年缓缓拉开帷幕

25年过去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可是,外部环境更加恶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5年过去了,理化所从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国家队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建设成为战略高技术领域的特色研发基地、国家重要战略支撑机构、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机构”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25年过去了,李先生已成夜空中遥远的一颗星星,他首倡的“混相”驱油技术被后辈们发展成“相态调控”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广泛应用。

25年过去了,林先生离开了领导岗位,但仍然以科学家的身份为中国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25年过去了,俞先生提出的“油藏化学工程学”、“驱油剂样本库”“驱油表面活性剂分子工程学”等概念在学生们手里发扬光大,从理论走向实践。

25年过去了,凝视照片,三位先生专注、忘我而又充满激情的学术交流场面仍然直击我心灵深处,仿佛就发生在昨日。恍惚中,我又觉得一定会发生在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