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姚檀栋

作者: 2015-05-05 来源:
放大 缩小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是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78年,他大学毕业后考取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李吉均院士的硕士研究生,1983年,他又考取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的博士研究生,开启了他的冰川研究事业。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在从事中国西部冰川研究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不仅攀登了中国西部的多座冰川与山峰,而且在学术上也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在冰芯气候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以及冰冻圈变化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推动了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的发展。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是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在中国的国土上,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绝不能落在外国人的后面”。怀着这种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定信念,姚檀栋院士在高海拔、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等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这一领域的卓越研究,并长期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冰川上从事野外作业。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氧气只有海平面的40%左右,“热水烧不开,米饭蒸不透,鸡蛋煮不熟”……,这对于姚檀栋院士却是家常便饭。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开展野外科学研究不仅是对科学高峰的攀登,也是对一个人勇气、胆识、体力、意志等的综合考验和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他每次野外工作都进行着超负荷、超耐力、超强度的“体力劳动”,面临着头疼、恶心、脸发肿、腰腿关节疼、嘴唇溃烂翻肿等高山反应威胁,但他总是冲在科考最前线,带领大家从事冰川研究这项豪迈的事业,勇敢者的事业。

  从1984年开始,姚檀栋院士亲自领导并参与了一系列的青藏高原重大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先后成功钻取了敦德、古里雅、达索普、马兰、普若岗日、慕士塔格、纳木那尼、唐古拉等世界高海拔冰芯。其中,达索普冰芯是目前取得的世界上海拔(7000m)最高的冰芯。研究成果也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被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多次专题报道,并被两院院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12年,国际著名科学杂志《Nature-Climate Change》以LETTERS文章形式刊发了姚檀栋院士领衔团队的研究成果。2014年,姚檀栋院士等人完成的项目“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究成果提高了对青藏高原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特征的认知水平,提供了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情景预测的新依据。在国际青藏高原研究领域,他的论文总量和总被引率均排名第一,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影响和水平。

  姚檀栋院士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何梁何利奖、973计划先进个人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竺可桢野外工作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奖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