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5)—王秀杰

作者: 2015-05-05 来源:
放大 缩小

  王秀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12月参加工作,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学术期刊RNA Biology、BMC Genomics等杂志编委、Frontiers in Biology杂志副主编、及国内多个学术组织委员会委员或理事会理事。受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奖等项目的评审专家。

  于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时年30岁,成为当时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并于同年获得美国杜邦公司的青年科学家奖。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中国青年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2012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荣誉称号,2014年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秀杰研究员是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主要从事真核生物非编码RNA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提升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自2004年底组建研究组以来,王秀杰研究员在Genes & Development, Genome Biology, PNAS等杂志发表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26篇,共被引用889次。另在Nature, Cell Stem Cell等杂志发表合作研究论文49篇,共被引用1556次。其中多项工作得到了ScienceNow, Nature Review Genetics, Faculty of 1000 Biology等科技媒体的推荐与好评。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统计,王秀杰研究员2008-2013年间发表的研究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二十多个研究所的近千名研究员中排名第33位。
    王秀杰研究员热爱科研工作,勤奋敬业,她几乎每天都工作至深夜,经常节假日也不休息。2010年,她因病进行了一场较大的手术,正在这时,她所在研究中心的原负责人因工作调动离开,需要她接手工作。出于工作的需要,她在术后两个星期就回到工作岗位,承担起研究中心的工作。这种顽强坚毅的精神,让大家深深为之敬佩和感动。她积极向上的品格,也成为身边人的榜样。其研究组的临时工作人员,在她的鼓励和影响下,也纷纷进行专业进修和学习,目前已有两名原本只具有大专背景的临时工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作为博士生导师,王秀杰研究员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首要任务,她悉心对学生进行学业方面的指导,对刚入学的新生,她会手把手教学生如何编写程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出国开会,看到好的专业书籍,她也会给学生们带回来。王秀杰研究员尤其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教导学生从事对社会有益的研究工作,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她培养的学生中已有33人次获得中科院大学“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地奥奖学金”、“振声奖学金特别奖”、“益海嘉里优秀博士生奖”等荣誉称号,目前已有13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获得硕士学位。

  在勇于攻克科学难题的同时,王秀杰研究员还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作为研究所的党委委员和研究中心主任,她积极为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服务,并多次作为青年研究人员代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庆座谈会等活动上发言。作为全国青联委员和中央国家机关委员,王秀杰研究员多次应邀到中学、大学参加各种科普和针对青少年的励志交流活动。2011年她受邀作为首批访谈嘉宾,参加了团中央主办的“劳动、创造、奋斗 ? 我的青春故事”励志活动。2014年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展示”活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