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活中模糊的“三八线”——走在科学路上
北京分院 韩潇
“三八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乃世界著名的军事分界线,后来人们逐渐把“三八线”引申为不可逾越之鸿沟,其运用涉及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比如三楼王大哈遛狗时,狗子把六楼李大婶腿给咬了,李大婶愤然暴怒要与他划清“三八线”永不往来;再比如“必胜”中学某班男女同桌划“三八线”以示彼此桌面互不侵犯;又比如,“违法乱纪”害人害己,我们要和这种行为划清“三八线”。那么科学路上的“三八线”是何方神圣呢?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2015年11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Tomas Lindahl教授莅临基因组所并与各位老师同学畅谈了“DNA损伤修复”领域的看法和见解。他曾提到,科学家的职责是创造新知,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眼前的黑匣子变得更加透明。大多数人认为读懂科学,就是读懂了客观真理。事实上,科学这个词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即使是学术最渊博的专家学者,也只能最终搞清楚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点。就好像不管你多喜欢吃冰激凌,吃遍全世界的每种款式并研究透彻怎么做(还得做的既好看又好吃)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提到某位科学家时,有时会连带着给他冠以“某某领域”大牛的称号。比如“DNA损伤修复”专家Tomas Lindahl、专攻疟疾治疗的药学家屠呦呦,“wifi之母”Hedy Lamarr等。因为创造新知的过程中到处都是看不见的“三八线”,困难重重,且周围都是不明方向的死胡同。有时候你前脚以为把路走通了,后脚有人就说“哦不,这不科学”。公元前五、六世纪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方的;直到古希腊哲学家Pythagoras、天文学家Eratosthenes of Cyrene、葡萄牙航海家Ferdinand Magellan、英国物理学家Isaac Newton等先后逐步猜想并证明地球是圆的,人们才认识到这一点。你无法想象这一“折腾”花费了大约2000年!或者说其实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真理,探索真理的过程才是真理呢?
“科学梦”成长第一课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勇闯、智创知识的“三八线”。“真相只有一个”?不,真相其实是山路十八弯,并且可能存在多个突破口,附加难度超过“唐伯虎点秋香”。
“研究僧”的角色?
难?这的确是个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处在探索交接点不知所措的研究生们。在中国应试教育与“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国学导向下走出来的标准青年一代,基础扎实、知书达理、遵规守纪、豁达坦荡,但同时也容易缺乏跳出圈外的探险精神及自由意志。灵活的思维方式之于科学探索而言难能可贵。在受环境和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的固有认知圈子下,我们好像被孙悟空画圈保护的唐僧,完全不知道圈外实质发生了什么。在“认知匮乏”与“求知困难”的双重大山压迫下,时下热门的“导学矛盾”就产生了。负责任的导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有理想的学生吃苦耐劳,奇思妙想。不过有时候这种理想场景被夸张得解读为“导师要结果猛于虎,完全搞不懂或并不认同他表述了些什么;学生效率低下如无头苍蝇,耽误了自己也拖延了课题进度”(这里可能仅列举了一种典型矛盾)。这并不是一种专有矛盾,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分歧了也可能不能互相理解彼此。科学探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你的导师以及师兄师姐是离你最近的“巨人”。至于理解,当然也是相互的了。
研究生是一种怎样的角色?它宛如研究道路上钻于修行的“苦行僧”,是“科学梦”的一部分,教会你如何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尝试理解彼此,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实现“见证奇迹的时刻”(不管你定义的奇迹是什么)。
年代意识
这种矛盾带来的“三八线”是如何出现的呢?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年代意识,也就是我们身上无形的年代印记。早些年我曾经写过“90后的呐喊”一文,青涩得描述过当下青年人的想法。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各年代人价值观念交接、碰撞、融合的今天,科学探索外表下也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火花和彩蛋。如果硬要为各年代人贴标签、下定义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40后:勤俭持家、本分且责任感强,“踏实做事比什么都强”。
50后:思维大胆、专于自救,“我们要找到方法(不管什么样的)让自己强大起来”。
60后:非此即彼、追求自我定义下的生活,“走自己想走的路”。
70后,保守、传统、爱国表率,“要养家糊口,什么苦都可以吃”。
80后,思想开放、行为保守,“在自娱自乐中赚奶粉钱”。
90后,个性张扬、思维开放、强调个人意识及自我实现,“请给我平等的话语权”。
00后,善良率真、脑洞比天大、所有权意识,“我更享受独特的高科技”。
当然,以上标签并不代表所有年代人的特点,但足以代表了他们的生活背景及当下的状态。科学探索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你手能触摸到的实验试剂,能够分析解码的测序数据,更是能面对面交流的人际。你想要讨论和沟通科学问题,那你就可能会接触到各年代层的人,这种来自年代意识的冲突既可能带来阻碍又可能打开新的视野。
科学最大的好处是,任何人都有权利和立场追求客观事实,没有尊卑贵贱、三六九等;而“科学梦”的实现要倚靠的正是一批批前浪与后浪的不懈努力。之于我们自己呢,增强自身的同理心,能够包容更多不同观念尤为重要;认识到自己及他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互相学习,以积极、正面的态度促进交流协作。至此,“三八线”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的不可逾越了。
“科学梦”这一词太大,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涵盖科学本身,也包括探索生活过程中的林林总总,不如说是自己的“小心思”罢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树立许多或具体或无形的分界线,这些“线”有时带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有时候又可能成为阻碍我们突破的枷锁。尤其作为在追求科学道路中的渺小一员,我越发感受到不限于探索过程中那些纷繁复杂、客观的“线”,我们要敢于接受更多的“线”冲击我们旧有的认知。这就好像一杯水盛放在不同形状的杯子内会映射给我们不同形状一样,你永远无法定义水到底是什么形状。
我一直在“否定与肯定”中前进,曾被认为不适合读理科、不符合标准、“不像读书人”、被带头人抛弃并后悔与我同行、被亲近的人否定前行的能力等等;但同时我也接受到了很多暖心的肯定,得到了很多善人的帮助,比如来自知心朋友的信任,难以抉择丧失信心时来自老师同学的鼓励,思路僵化、课题无门时来自贵人的提醒等等。相信任何人在自己的小生活中都感受过一些所谓的起起伏伏,无小圈即无大圈。追求科学不仅是探索自然,更重要的是探索自己的无限潜能,越过划在自己面前的重重“三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