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求与青年科学家的养成(三等奖)

作者: 2018-07-09 来源:
放大 缩小

 国家需求与青年科学家的养成

                                              国科大  陈灿宇

 每当我省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脉络的时候,我发现“国家需求”是青年科学家养成的过程中一道抹不去的烙印,是“国家需求”培育着祖国“科学的春天”。从民国时期就开始绵延至今的几次大规模的留学潮,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家需求”正是推动科技水平提高,科学人才成长的最原始的动力来源,而大量的回国青年科学家也不断哺育着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本文希望对比历史与当今青年科学家的养成过程,试图从我自己的视角回答这样三个问题:什么是国家需求?国家需求与青年科学家的养成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国家需求对于我在科研之路上的成长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什么是国家需求?国家需求这个词的语意无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民国时期,那是近代中国科学开始萌芽的时期,科学共同体开始形成,第一批留学潮的留学生正不断归国,我认为在那个时代,科学精神的启蒙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可能是最原始的一种国家需求。从人们对于“赛先生”的渴求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科学启蒙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而战争时期,国家需求无疑是与战情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在战争时期出国留学的那一批青年不仅为战后的重建打下了基础,更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而在新中国时期,国家需求既涉及高精尖的国防科技领域,同时也与民生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到了现在,中国的国家实力和科技水平早就不能与旧日相提并论,国家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要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都依赖着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各个方向的青年科学家无疑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

 那么,国家需求与青年科学家的养成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或许是我在做中国计算机科学家的学术谱系研究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一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前后代的科学家之间既有紧密的学术传承关系,也反映出了一些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精神特质。而不管是这种学术传承关系,还是因时而异的精神特质,无疑都对于一代代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想要阐述一下新中国第一二代和第三四代计算机科学家之间的主要区别,引用一下对现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研究员的一段采访十分恰当。当被问到导师李国杰院士在他的眼中的形象时,孙凝晖研究员回答道“导师在我眼里,一直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奋力前行的‘修道者’的形象,十字架上刻着两个大字——‘国家’”。而紧接着记者问到“您觉得自己是否也背负着同样的‘十字架’”,孙凝晖研究员不禁有一些感慨,“这恐怕是我们两代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我们身上,并没有这种无形的‘十字架’[1]”。李国杰院士可以作为新中国第二代计算机科学家的一个代表,而他的学生孙凝晖研究员则无疑是第三代计算机科学家的一个典范,从师徒两人的学术精神的传承和差异中我们足可以一窥“国家需求”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

 就拿李国杰院士来说吧,他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政治运动的大风大浪中度过,下过农场、当过工人,在逆境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改革开放后他在夏培肃先生的推荐下出国留学。其实对于他来说回国并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即使他当时已经可以轻松地留在美国,在一段采访中他谈到“如果一个人中国文化的根底深一些,留在美国的可能性就不大。所谓国家民族这个概念,不完全是个政治概念,它是一个感情的概念[1]”。从这番话中不难感到,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甚至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成长是与历史的进程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国家发展早期的艰难虽然并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但国家发展的巨大需求又赋予了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机遇,因而他们能在资历尚轻的时候就挑起重担,开辟出一番天地。

 李国杰院士的例子只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的一个鲜明的印证,这种印记不仅仅与时代背景相关,更与导师的影响密切相关。李国杰院士的导师夏培肃先生在国外学成之后便立即回国,担负起新中国建立伊始的计算机学科建设任务,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学生做了典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祖国对于一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阅读钱学森传记的时候,也有着同样的感触,家国情怀对于他们而言绝对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情感,更是促使他们奋发向前,担起重任的一种激励。这或许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特质,但对于我们今天而言仍然是值得深思的。

 而到了第三代计算机科学家的时候,国家的发展无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使得新的思想和技术不断涌进国内,国家的需求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青年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成长过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时候出国留学不再成为学习计算机科学前沿知识的唯一选择,在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中国已经开始做出一些世界性的成绩。

 在分析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家需求时,我发现国家的科研领域的空白已经逐渐被填补,并开始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学术上的话语权,而这与我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是一致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必然离不开它在科研领域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的印记开始逐渐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科研强国,科技兴国的抱负,青年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学术上的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在科学方面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而到了第四代计算机科学家,专业兴趣开始更加细化,我国的科学家开始在众多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加入到对于计算机学科理论基础方面的讨论,同时也在日渐火热的人工智能大潮中走在前沿。第四代计算机科学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的导师,比如罗平研究员专注于数据挖掘,刘成林研究员专注于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等等,他们是当代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大多都有着留学背景,与国际研究接轨,在自己的细分方向上走在前沿,同时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研究方向。到现在,国家需求其实已经多元化了,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能依靠国家的支持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科学前沿。

 而到了我们,国家需求对于我在科研之路上的成长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当我对于新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科学人物的成长和人生经历了解得愈加深入,心里受到触动越大。如果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再过十年,我们就将成为祖国科学界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推动祖国各个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需求自然就与我们的科研之路发生了关联。虽然国家需求不再与我们的个人发展捆绑在一起,但是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国家的需求自然得到了满足。当我们在科研之路上慢慢成长起来的时候,背后其实有着国家层面的巨大投入,所以不管我们以后是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深造,我觉得都应该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一份贡献。当我们学成之时,我相信祖国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的一个最好的平台,祖国的科学蓝图还有着大量的空间等待着我们去开拓,祖国未来“科学的春天”就在我们肩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