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地球,奋斗的青春最无悔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田雯
一、有一种梦,叫做科学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人民矢志追求的梦想。这一梦想包含着中国科学的兴盛,也包含着以科学的力量振兴中华。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就举起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从那时起,科学救国、科学兴国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先进中国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向科学进军”,改革开放后迎来“科学的春天”,上世纪90年代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新世纪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九大、新时代,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要论断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为科技工作者,用科学梦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义不容辞!
二、有一个团队,勇于追梦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他们已经背着重力仪和测绘设备爬上山坡,当夜幕的星光为城市点亮繁华的时候,他们还在戈壁滩核对数据,当某个周末你和家人在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只能孤独地守望着基站,默默地思念家人。
他们心存使命
他们怀揣测绘科学之梦
他们脚步度量大地
他们踏遍海角天涯
他们与企鹅为邻
他们与孤独为伴
他们不辜重托
他们顽强拼搏
他们家国情怀浓厚
他们舍小家为国家
他们代代相承
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他们就是测地所野外重力观测团队
三、有一种精神,叫做测地精神
野外重力观测工作是测地所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所之初,测地所就进行了大量的野外测量工作。
60年代测地所老一辈野外科技工作者珠穆朗玛峰测量,勇攀测地高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
90年代中期以来,测地所野外重力观测团队利用FG5型绝对重力仪,穿山越岭,南到中国南海的岛屿、北至绥芬河、西至新疆的塔什库尔干沙漠地带及青藏高原,经过1000余天的野外测量,行程几十万公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5微伽级精度的绝对重力基准和绝对重力网,使我国的绝对重力基准和绝对重力网的精度比以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在发生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玉树7.1级地震的时候,野外重力观测团队迅速深入地震灾区一线开展地震应急响应研究和科技救灾工作。
他们不畏艰险,栉风沐雨,取得的汶川地震应急响应研究的结果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高度重视,时任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测地所2人入选“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被授予“中国科学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在玉树地震中,野外重力观测团队布设了28套地震仪,进行了为期10余天的野外连续性观测。野外观测队员克服高原反应、恶劣天气、冒着余震滑坡等危险,圆满完成了应急监测任务,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青海玉树地震科技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测地所先后承担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近期又承担了军民融合项目的大量野外观测工作。
野外重力观测团队先后选派20人次远赴南极地区开展重力场的观测与研究,他们一次次挑战极限,一次次创造奇迹。
他们身体力行,践行测地精神,不畏冰雪严寒、高温酷暑、自然灾害,他们抗争自然,挑战自我,远离城市的繁华、家庭的温暖,为我国的测绘事业无怨无悔,精益求精,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野外观测团队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观测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测绘科技进步奖。
四、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
珠峰、高原、沙漠、岛礁、南极、科技救灾,这些跨越时空的碎片编织出一幅测地工作者无悔的青春画卷,折射出测地所野外重力观测团队心存使命、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品质!
科技强国,创新圆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相信科技创新定能迎来又一个春天,测地所野外重力观测团队定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决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部署,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依托精密测量创新研究的大平台,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