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科研(二等奖)

作者: 2018-07-09 来源:
放大 缩小

遇见科研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张茂础

 

2017,遇见国科大,遇见中科院,遇见科研。

六月告别了大学校园,七月来到江城,来到岩土所,站在了科研的起点上,不免心头泛起迷思:什么才是科研?在欢迎组会上,导师开篇讲到:“我们这里是中科院,是向钱学森、华罗庚看齐的地方”,带着这懵懵懂懂的看齐意识,我开始遇见科研,开始探究科研与科研人的奥秘。

爱国的科研。“国家需求就是我的专业”,这是杨春和研究员给我们上的开学第一课,杨老师讲到七九年他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家百废待兴,他们没有自己的专业,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服从组织分配,听从祖国召唤。后来,随着国家需求的转变,他们的研究方向也随之而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为国家服务的初心,现虽两鬓斑白,但仍老当益壮,以俯首之姿奋战在国家需求的科研一线。老一辈科学家的经历告诉我们:科研首先是要爱国的,要在科研中瞄准国家需求。“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让后人记下的,不只是他在两弹一星中的突出贡献,更是他坚决回国、一心为国,矢志报国的拳拳爱国之心。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吃苦的科研。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回忆自己在清华读书的时候讲过一个故事,他每天早上五点钟去图书馆背书,那时有一个人已经背完了,这个人就是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华罗庚,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统筹法与优选法、堆垒素数论……数十项闻名国际的数学科研成果,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若问华老如此多的成就缘何而来,我想可以用教室里常挂着的华罗庚的那条名言来回答: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的学生陈景润,也是在六平方米的小屋里,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耗去六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高山仰止,掩卷深思:搞科研是要吃苦的。科学的路途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行,亦无捷径可走,但凡在科研上做出众多成果的科学家,莫不是埋头苦干,攻坚克难,集日积月累之力,成滴水穿石之功。吃苦是成就科研的必要条件。

奉献的科研。2017年渐行渐远,但两位科学家在这一年留给我们的感动却隽永长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放弃海外高薪,从剑桥之畔回到北国春城,七年间,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填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像一个超速运动的转子,围绕科技兴国这根主轴,将一个又一个高端科技项目推向世界最前沿,直到58岁的节点上戛然而止。天文学家、“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历时23载,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当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还有很多像黄大年、南仁东那样的科学家还没来得及看到他们的成果造福于民,便倒在了科研的路上,但是,他们不仅在研途上立起了里程碑,还为后来者竖起了指向标:科研需要奉献,需要前人为后人铺路,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功成不必在我,然功成必定有我。

人类的美好梦想,从来都不可能轻易实现,科研梦也是如此。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科研之路上有陡坡,有险滩,还有大段大段的弯道,无数科学家用他们一生的奋斗告诉我们:选择了爱国也就选择了方向,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崇高。当前,我们正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青年科研人员是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科研报国,责无旁贷,理应将个人科研梦融入人民中国梦,瞄准国家需求,面向国际科研前端,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劲头,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奉献给我们的国家,奉献给我们的人民。

    遇见科研,遇见科研大咖,也愿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