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充满青春的色彩(二等奖)

作者: 2018-07-09 来源:
放大 缩小

让科研充满青春的色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黄涛

   “90 后”,尤其是“95 后”,常常给人一种张扬、浮躁、另类的感觉。甚至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the beaten generation”。这样的一个群体,似乎与“科研工作者”这个词格格不入。说起科研,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一个画面:一群不修边幅的书生,戴着厚重的眼镜,在实验室里昏天黑地地干好几个通宵,身边的书稿 堆砌成山。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充满未知,充满诱惑的社会里面,偏居一隅,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似乎不符合当代“90 后”的气质。但我觉得,选择一个行 业,除了不可避免地按照行业气质去生活,你也可以活出自己的色彩。 

    首先,不管身处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对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作为研究生,我们需要对科研有个清楚的认知。科研是一种不确定是否有答案的探索,你努力的方向和运气可能比你目前以为的要重要许多。而且科研行业是只认功劳不认苦劳的。可能你和别人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甚至更多的努力,可能你比别人更有天赋,然而你就是没一些身边的人发的文章好、就是没有一些人走得 顺。我们要敢于正视这些,毕竟我们还年轻。最大的“90”后目前也才 28 岁, 对于整个科研生涯来讲,这才是个开始,还远不到轻言放弃的时候。 坦诚而言,大多数“90 后”选择科研这个行业,考虑更多的是就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的门槛也水涨船高。博士学位对于社会而言,更像是一种门槛,而不是一种职业追求。现如今,很少再听到励志投身科研这样的豪言壮语,更多的是读出来后怎么办这样的担心。老一辈科学家的高风亮节似乎在“90 后”身上看不到任何的传承。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样的情况可能只是缺乏一个必要的引导,或者触发点。没有人不想成为伟大的人,没人有不期待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些伟大的事情。作为一个典型的“90 后”,当我 2004 年看完《后天》这部讲述全球变暖对整个人类命运产生不可逆转影响的电影后,我励志今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争取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一点点希望。这既是就业所需,同时也能树立一个伟大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做这样一个选择,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这样的事对博士生而言压力还不算太大,毕竟博士主要还是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尚不算正经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对于 postdoc 以及 AP 而言,如果完全免除任何功利的考虑,可能意味着之前数十年寒窗想要做科研的努力就要被迫停止。当然,如果你遇到了特别有意义的课题,并且你确定自己真的能做,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赌一把,哪怕很有意义的工作暂时无法被发表到很牛的杂志上,甚至十年内都不为人知,也可以考虑去坚持一把,赌一把。像 Jarzynski 那样的人也是坚持这么做的,并且他愿意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是在多年后他运气比较好地获得了与之匹配的赞誉。 

    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自我贴标签。不仅仅是“90 后”的标签,甚至是要丢掉对“科研”刻板的印象。对我们这代人而言,做科研并不一定等于放弃正常生活,脱离当代社会。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做修身养性的事情。选择科研,不等于丢掉优雅。穿上实验服,不等于脱掉时尚。拿起试管,也并不意味着不再去触碰乐器,不再与艺术有任何的瓜葛。别忘了,“90 后”的特征当中,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也经常被人提及。选择做科研,不意味着你与这个群体就要背道而驰。 相反,这提供给你更多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科技之春”的春,可以解读成年轻人,有活力的人。这样的一群人,才能焕发整个国家 的“科技之春”。 

    最后不免给大家一点心灵鸡汤,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事实,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终极难题。其实你会发现,单从功利角度考虑,科研这事的付出与回报总体而言是不成正比的。最终决定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做下去的,往往不是一个人多聪明,而是这个人是否足够热爱、足够有耐力,外加有没有足够好的运气。虽然这看起来很鸡汤,但是足够的热爱和有耐力真的是小概率的事情,热爱科研和有耐力也是一种难得的天赋。作为最小的一批科研人员,“90 后”其实面对很多更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很热爱科研,那么这些困难应该是可以努力去克服的;哪怕最后没有能够成功地继续做下去。对于这些明白这件事有多困难,仍然努力去追逐自己理想的人,我也依然是充满敬佩,并愿与之为伍的。个人而言,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承担一定的风险同时,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行业可能遇到的困难,理想主义者更要脚踏实地。这才是当代青年应该有的看法,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希望。希望科学研究这个行业,在新的时代,也能充满青春的色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