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一场精彩绝伦,异彩纷呈的中科院青年科学家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原地伫立,久久徘徊,望着四位青年科学家巍峨的身影,目光中充满了敬意,心中悄悄坚定了几经飘摇的理想。这场报告会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群求知青年张开理想之翼的前奏曲。
四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就自己擅长的IT、BT以及学术信息资源领域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传授给大家许多成功之道。言辞之精辟,演说之精彩,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孙凝辉就高性能计算机做了报告。他告诉我们,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只有两年,这极大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大家投身祖国建设的斗志。之后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经验,我们懂得了“科研为国分忧 创新予民造福”这句话的内涵,这真正道出了一个科学家的天职!
后来,周琪和王秀杰教授分别对BT领域的发展史,科研现状,未来方向等几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此领域目前尚属萌芽状态,了解的人不多,但发展前景很好。大家都在仔细的聆听,因为从报告中我们知道,中国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具备强劲的发展势头,令人欣喜。
在这几位科学家中,还有一位特别的人,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孙坦教授。之所以最后提到他,是因为他带来的是一套全新的思想和观点。他的关于学术资源素质的演讲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自己与人才的差距。让我们懂得了,只是很刻苦,很努力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具备搜索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今后需要着重加以培养的。
听完青年科学家们的讲座之后,我试图静心思考四位科学家的话语,但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孙凝辉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还天真的如天使一般。自己还在无知的世界向知识海洋进发。成才之路虽不是触不可及,但也还是很遥远,很艰辛,这趟征程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同时,我们还需要有正确的航向。孙教授讲了一个人从“本我”,到“求知”,到“人才”,到“精英”,到“得道”,到“忘我”,最终回归“本我”的金字塔流程图。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在金字塔顶尖,而塔底下,我们这群求知的青年在仰望。我们决心攀爬这座金字塔。
思绪又联想到了周琪教授说的话,他告诉我们,中国在BT研究领域的政策条件是很宽松的,与其他国家对比,我们在这方面有优势,将来必定会使我国在该领域有更快更好的发展。“科研为国家分忧,国家为科研开路”,一种淡淡的感动涌上心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是的,我们也应该努力,建设养育我们的祖国,为科研事业,为华夏发展,去绽放我们的青春。
这里我还想说青年科学家们特别提到的一句话“名师出高徒”。的确,好的导师拥有一等的学问,教化一等的学生。这是躬身传教也好,潜移默化也罢,好导师会让你一生受益。
而立之年已过,知天命之期尚早,他们已在自己人生之旅上留下了一串串惊叹号,年轻有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他们是楷模,是名家,是我们青年学子前进的方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场报告像一场及时雨,沐浴着求知若渴的我们。他们在我们这些青年的心中,堪比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人物,令人终生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