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所志愿服务“西藏行”活动圆满完成

作者: 2014-09-02 来源:
放大 缩小

  19日清晨,自动化所志愿服务“西藏行”全体志愿者平安抵达北京,至此,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西藏拉萨地区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这次“西藏行”是一次成功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将科研工作人员的爱心带到西藏,让西藏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还通过科普支教的形式向拉萨的孩子们介绍了科学知识,传播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本次活动得到了共青团中国科学院委员会、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大学、西藏拉萨中学、普达软件公司的肯定与支持。活动期间,北京日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共青团网、西藏新闻网、拉萨晚报、西藏共青团网、凤凰网、千龙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和网站对本次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报到和转载。

  活动第一天,自动化所志愿服务“西藏行”团队一行40人抵达拉萨。尽管经历了近4个小时的飞行旅程,很多人高原反应症状逐渐显现,但是经过短暂的休整,志愿者们迅速投入了第二天在彩泉特殊学校活动的准备工作,力求给藏区孤儿和残障儿童带去最好的展示。拉萨彩泉特殊学校共有学生140余人,其中70%为孤儿,其他为听力或视力有残障儿童。

  活动第二天,自动化所的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拉萨彩泉特殊学校。首先,自动化所青促会成员何晖光研究员和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姜扬老师代表中科院自动化所将捐赠物品通过校长传递到孩子们手中。随后,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做益智游戏;另一组则在室外开展题为“四旋翼无人机”的科普展示活动。志愿者通过轻松问答的方式将主题引入,在讲解四旋翼的关键技术GPS定位技术、WIFI技术和陀螺仪等关键技术时,采用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形象地做比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志愿者让孩子们亲手操纵四旋翼飞机,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而在另一组室内益智活动中,虽然有一些残障儿童,甚至有些孩子不太熟悉汉语,志愿者们纷纷走下讲台,耐心地教孩子们做游戏,引导并帮助他们拼出各种样式的玩具模型。再后,自动化所的志愿服务团队为彩泉特殊学校做义工,帮助他们清扫校园垃圾擦拭灰尘。

  当晚在特殊学校食堂,志愿团队与孩子们一同晚餐,虽然只有简单的青菜馒头,但是志愿者们感到这是人生中一顿最香甜晚餐。当志愿者离开拉萨市彩泉特殊学校时,孩子们和志愿者依依不舍,相互拥抱,眼睛湿润,很多孩子都在问,“你们明年还会再来吗?”孩子们淳朴的渴望,不仅说明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更说明活动持续性的重要,孩子们的未来是由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共同创造。

  活动第三天,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拉萨中学进行支教。8支团队分别带来了机器人、无人机、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电子技术、科学用脑、虚拟现实等精彩纷呈的主题。课程之余,志愿者们还同学生们展开了趣味的互动游戏,教学楼里不断传来热烈的掌声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孩子们羞涩的目光,如同十几年前的我们,看到陌生的来客,情不自禁的捂住双眼或者扭转头去,而实际上还是会偷偷地看过去。获取知识如同修行,修行是无止境的。给与一份知识,不如给予一个微笑,一个赞同的眼神,一种崭新的举止和风度。西藏,我想再支教一年,一年足够影响一群人,还有我自己。”志愿者袁飞这样记录他的心路历程。

  活动第四天,自动化所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多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纳木错站)进行访问交流,它位于当雄县的纳木错地区,海拔为473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综合科学观测站。由于该地距离拉萨230公里,沿途路况较为险峻,一路上有严格的限速,单程大约需要5个小时之久。因此早上6点半天还尚黑,志愿者们便集合出发。在车上简单用了一点早餐,以节省路上的时间,并服用了红景天以减轻高原反应。车辆开出拉萨一路向北,到达当雄县,翻过5190米的最高点那根拉山口,便到了中国的第三大咸水湖——纳木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湖面海拔4718米。大家在此地驻足片刻后继续启程,终于在中午到达了纳木错站。由于通往纳木错站的道路异常崎岖,过高的海拔加上车身的颠簸使3位志愿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高原反应。因此,青促会的老师与纳木错站的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短暂的工作交流后,大家迅速集合并最终平安返回。大家在困难的环境中充分体现了互助互爱的精神。而兄弟单位也向志愿者献出他们的爱心,提供了急救用的氧气瓶等一系列的应急措施。这一天对每个人都是一次挑战,但它更是对这个集体凝聚力的一场考验,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活动第五天,志愿者团队来到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与全体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座谈。座谈会由中心主任格桑多吉主持。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领队姜扬老师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及意义以及自动化研究所的概况。随后,青促会成员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禹、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何晖光、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教授王政等专家分别就自动化学科、紧密感知与控制、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领域做了精彩学术报告。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研发部部长赵栋材向专家组一行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及未来研发方向,使专家组对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各方面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部分教师与专家就感兴趣的问题和领域进行了沟通交流。

  通过与西藏大学交流双方老师和志愿者均表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丰富了科研工作的思路,希望在未来进一步加强研究所和西藏大学的沟通和交流,并在多语种交互式机器翻译、文本分析处理以及大规模语义计算平台等相关领域的开展有益的合作。

  短暂志愿服务“西藏行”即将结束。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天,志愿者们举办了一次别出心裁的总结汇报仪式。本次活动负责人姜扬老师首先对本次科普志愿活动从开始筹备到临将结束时做了总结,并感谢中科院团委及自动化所等有关领导对本次活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感谢所有青促会成员对科普志愿活动的帮助及指导,感谢所有科普志愿者的爱心奉献。随后,自动化所团委书记刘禹老师提议给姜扬老师一分钟的掌声,以表示其对本次活动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赠送牦牛角以作纪念。

  汇报开始前,8个志愿小组分别在一张画布上完成属于各自团队的一幅画,每个小组在30分钟内由组内成员及对应志愿者导师共同完成,以展示该团队本次西藏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幅画体现了队员们的心路历程,也带领大家共同回忆这几天经历过的一切。志愿者们分别从前期的招募、培训和选拔,以及入藏后的彩泉特殊学校义工服务、拉萨中学的科普支教、纳木错观测站交流的团队凝聚以及西藏大学的学术交流等多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心得体会。青促会老师分别对各志愿小组的西藏志愿活动做了总结。青促会程龙老师指出孩子的未来正如电路基本公式U=IR一样(U表示孩子,I表示爱心,R表示责任),孩子的未来是需要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共同来完成的。青促会张正涛老师提出了一个期望,以本次西藏志愿活动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希望在本次成功的西藏科普志愿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将自动化所志愿服务“西藏行”办成一个品牌活动,持续做下去。团委书记刘禹老师通过向常亮队的成员献哈达,以表示对所有志愿者们的爱心奉献表示感谢。仪式最后,志愿者李茗代领大家再次宣读青年志愿者誓词,整个志愿服务“西藏行”活动圆满结束。

 

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4年8月2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