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会女工委
组织开展“巾帼逐梦 芳华绽放”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

日期:2025-03-28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在春意渐浓的沈城三月,为隆重纪念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推动广大女职工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再立新功,研究所工会女工委组织开展了“巾帼逐梦 芳华绽放”系列活动。推动新时代的巾帼追梦人,以星辰为笔书写历史、以奋斗为歌创造精彩,在永攀科学高峰的征途中奉献“她”智慧,贡献“她”力量。

3月6日上午,我所女工委员和部分女职工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妇工委、中国科学院工会女工委举办“抢占科技制高点 巾帼建功助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春英,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婧,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汪爱英,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凌等杰出科研工作者的报告(图1)。“她智慧”是实验室里彻夜不辍的微光,是青藏高原生态研究的千米海拔攀登;是深空探测图谱上跳动的坐标,是量子纠缠中破译奥秘的密钥。铿锵玫瑰,掷地有声,都在诉说:科学无性别,智慧永绽放,这些推动文明进程的论文页脚,永远镌刻着女性科学家的姓名。通过聆听先进事迹,激发了我所女职工勤耕不辍、绽放芳华的意志和勇气,并向中国科学院每一位执着探索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致敬。我们尤为感动的是,已近耄耋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依依院士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虽然李依依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但是我们仍然记得她曾在报告中谦逊地说“我其实也没干什么”的博大胸怀。会后,女工委委员参观了所史馆,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谱写了共和国科技的底色,中坚力量的锋芒愈砺愈坚,青年科技人以颠覆传统的勇气重塑科研疆界。三代人的接力棒,带着科研传承的火种,为中国科学院的发展贡献“她力量”(图2)。

为践行“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保卫东北粮仓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黑土保护已升华为守护民族生存根基的集体使命。研究所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中心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以纤毫之力,以科学之名与土地对话的浪漫,成为了黑土地最坚韧的播种者与追光人。张丽莉研究员扎根黑土地10余年,通过“以肥调土 用养结合”,创建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辽河模式”,并荣获202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鲍雪莲研究员通过建立“覆盖作物”根系耕作技术,解决了黑土地的“薄廋硬”问题,承担了研究所第一个黑土科技创新专项的青年科学家项目。3月7日,研究党群办公室胡志斌主任和工会主席孙雨以及女工委委员慰问了两位“情系黑土地”的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代表,并鼓励她们勇作黑土脉络上的解码者,将“留住子孙后代饭碗”的朴素愿景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纲领,通过科技赋能、多方共治、代际接力,用女性的智慧守护黑土地的沃野丰饶,筑牢大国粮仓的根基(图3,图4)。

作为研究所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并蒂花开”,让文化甘泉浸润每位女职工的职场与人生,女工委于3月7日下午组织举办了“情暖三月 花韵展芳华”插花活动,致敬每一位在时代土壤中奋力生长、绽放光芒的“她力量”(图5)。活动以花卉艺术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为女职工打造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忙碌于职场与家庭的女性在花香中感受生活诗意,以艺术滋养心灵,以创作激发自信。活动现场花香四溢,满室芬芳,女员工们在馥郁花语中共赴春日之约,用缤纷花语传递节日祝福,交流色彩搭配、层次构建等专业技巧。女职工们化身“巧手花匠”,在康乃馨、玫瑰花、洋桔梗等十余种花材中精心挑选,修剪枝叶、构思造型,将春日生机定格在花篮之中,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活动结束后,全体女职工手捧作品合影留念,定格下这满室芳华的美丽瞬间,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移动女性自信优雅的精神风貌。

图1 “抢占科技制高点 巾帼建功助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

图2 女工委委员参观所史馆

图3 党群办主任胡志斌慰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得者张丽莉研究员

图4 党群办主任胡志斌慰问黑土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鲍雪莲研究员

图5 “情暖三月 花韵展芳华”插花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