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为迎接第116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国科学院大学妇女委员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正式启动了为期整月的“科苑女性活动月”,开展了徒步、讲座、手工、观影等活动,展现了科苑女性的卓越风采与团结力量。
活动一:青龙峡徒步登山活动及座谈分享会
为充分发挥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聚人气,聚科研气”的良好氛围,3月7日,怀北镇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德勤书院、北京金隅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巾帼力量·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她眼中的美丽乡村”主题活动,聚焦“她力量”,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130余名女性职工参与了活动。
下午两点,女职工们来到了青龙峡多布营地集合,大家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在多布营地沿河两岸徒步前行。春日的多布营地,微风轻拂,冰融河开,别有一番风味,引得大家纷纷用手机将眼前的美好景色定格,不仅锻炼了身体、释放了压力,也沉浸式感受到了自然生态与乡村风貌相互交织、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徒步结束后,女职工们前往晏月台精品度假民宿开展座谈交流。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何裕建教授作为嘉宾以“生物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为题作报告,介绍了近年来在土壤生态重构综合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怀柔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女职工们也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围绕如何推动“农村增活力、产业促振兴、文化赋新能”依次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活动以“她力量”凝聚乡村振兴共识,通过生态体验与智慧碰撞,激发女性创新潜能,让女性成为乡村治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先锋力量,绽放新时代"半边天"的夺目光彩!
活动二:邂逅色彩,绽放魅力
——《色彩美学——个人色彩诊断与搭配》讲座
3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妇委会和经管学院工会小组联合举办的《色彩美学——个人色彩诊断与搭配讲座》在中关村校区教学楼S402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特邀经管学院张秋柳老师亲临现场,为女教职工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色彩盛宴。张老师曾深入研习色彩诊断知识,且在学校长期开设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与好评。
张秋柳老师系统地介绍了色彩的基本原理,其属性涵盖色相、明度、纯度,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彩与肤色、发色、瞳孔色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搭配。
互动环节,张秋柳老师利用专业的色彩诊断工具,为每位老师进行了专业的色彩诊断,让大家明晰自己所属的色彩季节和适配的服装色彩。此外,大家也就感兴趣的色彩问题展开交流,彼此分享了自己对于色彩搭配的新感悟。
此次讲座让女教职工们既学到了实用的色彩搭配技巧,也提升了审美情趣和自信心,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以更加自信、优雅的姿态,展现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活动三:水晶树制作活动
3月12-13日,水晶树制作活动在雁栖湖、玉泉路校区分别开展,300余名女教职工参加了活动,以手工艺创作献礼节日。
雁栖湖校区活动由妇委会委员、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刘丰珍教授主持。活动伊始,主讲老师详细讲解了水晶树的制作方法,通过投影仪演示铜丝穿珠、树枝组装、灯座固定等核心步骤,并展示了成品模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纷纷动手实践,全身心投入到水晶树的制作过程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棵棵晶莹剔透、造型各异的水晶树呈现在大家眼前,大家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玉泉路校区的活动在礼堂二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活动由经管学院杨海珍教授主持开场,她表示:"欢迎大家参加妇女节活动,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祝妇女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助教的悉心指导下,女教师们进行了水晶珠穿引、铜丝塑形、树枝粘合等工序,最终将组装完成的树干粘接至灯座并安装玻璃灯罩。完成制作的教师们逐一点亮了自己的水晶树,灯光透过玻璃罩在桌面投射出水晶树摇曳的光斑,形成了温馨的节日氛围。
水晶树绽放的晶莹光泽,是女职工们在繁忙工作中寻得的心灵憩园。这场手工盛宴让节日祝福化作具象的温度,既释放了教学和管理的压力,更以艺术创作重塑了职业女性的精神图景。
活动四:《寻爱》观影活动
3月21日,《寻爱》观影活动在雁栖湖校区礼堂举办。本次活动由学校妇女委员会、工会女工委主办,生命科学学院承办。妇女委员会主任刘红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洁婷,团委书记程舒凝等嘉宾来到现场。同时,《寻爱》导演柴红芳也亲临现场,与师生们一同观影、交流。
柴红芳是中国内地知名纪录片导演,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纪录片导演。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本次放映的影片《寻爱》曾荣获2015年金熊猫电视节社会类二等奖,并入围第39届香港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长片奖。
《寻爱》聚焦两对在深圳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故事。影片通过24岁的罗玲与赵举鹏、30岁的卢边芳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普通人的情感挣扎与选择,不仅描绘了爱情与亲情的交织,还深刻反映了城市与乡村、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柴导用四年的时间往返深圳的瓷器厂与陕西、河南、湖南乡村,记录下这些普通人的亲情、爱情故事,呈现了一幅真实而动人的社会画卷。
观影结束后,柴红芳导演分享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并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角色选择、城乡议题以及创作历程的提问。提到为何选择瓷器厂作为拍摄场景之一,柴导表示,瓷器厂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希望通过这一场景,讲述中国制造背后的故事,展现普通工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与坚持。柴导还分享了与纪录片主人公建立信任的过程,为了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她与主人公们同吃同住,甚至一起干活,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种深入的参与让她能够捕捉到最真实的情感与细节,也让影片更加贴近生活、打动人心。此外,柴导鼓励现代年轻人勇敢去追求爱情,现代的婚恋观与过去已然不同,年轻人们在优渥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对婚恋问题不甚重视。她表示,人生需要在生命中、完整中、温暖中、困难中前行。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现实中有许多挑战,但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生活的起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柴导的深情讲述深化了师生对影片内涵及城市化中普通人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本次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体验,也让大家在科研之余,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平凡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