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家庭建设重要论述和批示精神,根据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妇工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要求,院妇工委联合京区纪委共同开展了“清风正气传家远”家庭助廉系列活动。
      在此项工作中,院妇工委及时布置、各协作片认真组织、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主动参加,既有院士、局级领导认真思考后凝练出的家训格言,也有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优秀企业家对自己严谨家风的追忆;既有父母写给子女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也有子女写给父母的真诚感激和深深敬意;既有夫妻之间关于“廉政”的交流,也有职工子女对家风家训的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院妇工委、京区纪委决定将活动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培育家庭廉洁文化,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传承优良家风,主动发挥对家人的监督作用,共同营造清正廉洁的氛围,为构建惩防体系发积极作用。

家风故事_-青藏所-白玲

时间:2015-12-11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家风故事

白玲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父母对儿女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生存繁衍的历史沉淀。记得小时候家里卧室的墙上悬挂着的是父亲亲自手书的《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小的时候还不太明白,现在知道那是清代有名的朱子家训。
     出生在东北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时还是以高粱为主食。小的时候吃饭碗吃的不干净,亲告诉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使我们懂得了对一粥一饭的珍惜。父母也是做起,自己的碗都吃得干干净净,所以直到现在,我们每个人吃完饭后碗里依然是十分干净
     慢慢地长大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影响着,在家庭中学会迈入社会的规则,对很多有趣的社会现象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我们小村里,土改时依据每家人均土地的多少划分不同的成分,当时土地多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划成分就高,并且要被迫交出多余的房屋,土地等财产,分给无房无地的农户。在那唯成分论的年代,被分了田的人家,许多年都抬不起头来。后来经历生产队,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基本上现在经济条件好的还是原来被分了田地的人家。由此引发了我对这一现象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的家庭在社会变迁中会立于不败之地呢?
   后来去日本留学,在京都大学宇治校区攻读博士,校区所在地翻译成汉语是叫五户所,是说这里有五个大户人家,也就是中国说的地主了,我当时就租住在其中的一个地主家房子里除去大量的房产,家还有大片的茶园,每年到茶叶收摘的时候,本地人都会去帮忙采摘茶叶。我也有过摘茶的经历,并因此对这户人家有了贴近的了解。发现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有清晰的规则,记得当时茶叶袋子的绳子是用长的麻绳截成小段,我截的有点长了,他们家人很耐心的告诉我,不用这么长,只要大约30厘米就可以。到了第二天,捆袋子的绳就变成已经截好的了。从这一件小事我知道他家为何有大片的茶园了。
     回国以后,父亲为我亲自书写了论语》中的名言—见贤思齐,现在悬挂在我的办公室,时刻提醒着我和我的学生,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势造英雄,而家庭环境则是一个人品行的本源,于是乎我知道习总书记重视职工家庭建设意义了。

 

 

 

 

 

中国科学院妇工委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联系电话:010-62661206 E-mail:laiwei@cashq.ac.cn 传真:010-62661234